行跡
深入生活的目的,不全是去反映你見到的生活,而是去認識自然,認識人,這樣才能認識藝術,了解藝術的真諦,發現美的東西。深入生活,是播動與刺激你的情緒。于是,你才去創造藝術品。閉門造車,是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。
脫離社會的人,一定不懂得社會是什么樣的。
素描,速寫 1970—1975
幾十年的繪畫生涯若說沒有留下幾幅畫,那是不可能的。不過現在仔細清點后,才發現大部分作品遺失。即使留下的,也沒多少精品?,F在將 20 世紀 70 年代(主要是 1975 年度),為配合當時政治任務畫的一些英雄模范,或下鄉搜集素材所畫素描頭像,整理發表出來。這也是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路。
這時期我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做群眾美術工作,行無定址,東奔西忙。藝術為政治服務,“藝術”退居二線、三線,或根本“消失”。不過公平地講,在那個階級斗爭的年代,畫畫的還有些“活兒干”,真的是不錯了。
1963、1964、1965 年,我隨北京市“四清”運動畫了一部村史和多個階級教育展覽。畫了一 批速寫,但非常遺憾,這幾十幅速寫被一位畫家借看,而后在“文化大革命”運動中遺失。
1971 年,我接受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《艷陽天》的創作任務。這里選用的速寫,很多形象 都是連環畫中人物的生活模特兒,如肖長春、馬小辮、馬老四等。
1975 年,畫西固壁學大寨連環畫,因為是真人真事,畫勞模和學大寨積極分子肖像。 1975 年去延安寫生。同年,又到京郊密云溪翁莊、房山縣霞云嶺村寫生。
創作年代 | 素描,速寫 1970—1975 | 尺寸 | |
材質 | 裝裱 | ||
題材 | 所屬系列 |